新生儿科
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是苏州地区最早成立的新生儿专科,成立于1984年,最初设立20张床,成立初期,基础差,设备简陋,在前院长何馥珍教授的领导下,受到时任国家主席李先念夫人林佳楣同志的关心,逐步成熟,添置新生儿暖箱、远红外抢救台、蓝光箱等医疗设配,培养了甘美薇、张瑞宣、陆培华、朱煜英等老一辈,收治了大量新生儿病人。35年来,新生儿科与时俱进,积极开拓,专科技术突飞猛进,是苏南地区最早引入机械通气、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、静脉营养、同步换血治疗、低体重儿抢救等新技术。于2002年发布成为江苏省最早的临床重点学科和专科,涌现出张瑞宣、冯星、肖志辉等学科带头人,成为苏南地区最重要的新生儿救治中心。
经过多年发展,目前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是儿科硕士、博士授予点。江苏省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指导中心,负责区域内各级救治中心的人员培训和进修学习。苏州市新生儿急救分站,负责承担苏锡常通泰地区危重新生儿的转运及救治,国家级新生儿NRP复苏培训基地。“脑发育与脑损伤实验室”成为市级重点实验室。
目前新生儿科共有三个病区,分别是NICU、早产儿病区和足月儿病区。共有床位数153张,每年出院病人总数约4600人次。院外主动转运病人约1800人次。专科医生共45人,其中正高6人,副高8人,中级13人,博士学历8人,硕士学历34人。博士生导师2名、硕士生导师6名。其中多人曾到法国、英国、日本、澳大利亚、美国等地进行新生儿专科学习。多年来我科还外派多名专科医生到新疆、贵州、陕西旬邑、宿迁等地进行专科帮扶。
作为江苏省危重新生儿救治指导中心、苏州市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,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拥有齐全的救治设备,能够对各种新生儿内科、外科的危重疾病开展诊疗工作,同时指导下级医院开展规范的新生儿诊疗。科室拥有:西门子常频、SLE高频、Drager高频呼吸机十余台、infantFlow、菲萍无创呼吸机共计二十余台、德国海伦无创高频呼吸机一台;飞利浦床边心超、床旁DR机、SLENO吸入治疗仪、体外膜肺(与SICU合用);脑功能监护仪、床边B超、听力诱发电位仪、亚低温治疗仪等;GE高级暖箱二十余台,每个生命岛均配备监护仪、输液泵等常规诊疗设备;两套高级转运系统,包括Drager转运暖箱、车载呼吸机、监护仪等。
科室能开展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、胎粪吸入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新生儿期呼吸系统危重疾病救治;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疾病及严重循环系统疾病的诊疗工作,包括建立体外循环、ECMO等;在国内率先建立了新生儿神经重症监护单元,开展各种新生儿神经系统危重症的监护、治疗及随访工作;对超低出生体重儿进行全程临床管理,包括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、肠外营养技术等;与外科合作开展坏死性小肠结肠炎、先天性肛门闭锁、食管气管瘘等手术。主要技术优势:极早产儿的监护管理、新生儿脑损伤的监护及治疗、新生儿肺损伤的临床防治、各种先天性畸形的诊疗、危重新生儿转运。
科室现有2人担任国家级学会职务,省级学会副主任委员2名、委员多名,包括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常委兼秘书长、新生儿学组副组长、围产医学委员会主任委员、江苏省儿科学会新生儿学组副组长等。近5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3项、省部级课题7项、市级课题17项;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、华夏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、江苏省医学科技/进步奖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3项、三等奖5项;省新技术引进一等奖3项、二等奖3项;苏州市科技进步奖及新技术引进奖多项。年发表论文20-30篇,其中SCI论文5-10篇。
展望未来,我们将加强学科建设,培养人才梯队,发挥江苏省指导中心及苏州市抢救中心的优势,发展与周边地区的联盟合作关系,起到在苏南地区的领头羊作用,为本地区的妇幼健康事业起到支撑和托底的作用。同时,不断发展自己,在发展临床的同时,加强科研与教育工作,努力提升科室能力,争创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。